- 尹丽伟;孔祥瑞;张凯清;
汽车灯具起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物理现象,也是车灯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车灯雾气问题,分析了车灯起雾机理及常规防雾方案的优劣势,提出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电解除湿方案;通过对电解除湿器除湿特性和车灯水蒸气来源进行分析,进行电解除湿器的除湿特性试验和整灯雾气对比试验,验证了电解除湿器在常见起雾工况下的防雾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解除湿器相对于传统防雾方案,在汽车灯具防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025年05期 No.482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刘琦;秦榕霞;翟佳佳;王辉;
现有智能调光方案因传感器数据维度单一、通信架构冗余度不足,难以适配交通流量突变、极端天气等动态场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源感知与实时决策提供了新途径,毫米波雷达、红外热成像等设备可精确捕捉人车流密度,而NB-IoT与LoRaWAN混合组网技术则突破了低功耗广域覆盖瓶颈。本文就多模态感知数据驱动下的街灯系统动态调光机理展开探讨,以期构建兼顾能耗效率与照明质量的协同优化框架,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56-5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刘颖;刘永胜;
本文旨在分析锂离子电池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以及循环寿命特性,并探讨优化方向。通过实验设计,测试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负载条件及充放电倍率下的能量转化效率、容量衰减规律和热特性,并基于多次循环测试评估了其寿命表现。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在静态性能方面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高充放电效率,但在高倍率充放电和极端温度下存在效率降低和温升过高等问题,且其容量在频繁循环中会逐步衰减。
2025年05期 No.48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王宇林;孙雨林;
针对住宅小区的地库照明系统,因早期设计而不便于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升节能效果的现状;本文通过研究物联网灯具、高光效灯具等新型灯具在住宅地下车库的综合应用,探索一套简便、有效且较为智能的地库节能升级方案。
2025年05期 No.482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黄涛;
本研究针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中防爆灯的应用灵活性与光学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替换安装结构的固定式防爆灯及配套棱镜结构玻璃灯罩的创新设计方案。针对传统防爆灯因安装方式固定导致的场景适配性差、多种不同安装上盖生产与维护成本高等痛点,项目通过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了可适配壁装、多角度灯杆等多种安装场景的通用上盖,实现“一盖多装”的灵活转换,显著减少配件种类并简化安装流程。同时,设计了一种具有棱镜折射结构的玻璃灯罩,通过优化内表面微结构增强LED光源的向上发光效率,有效减少照明盲区,提升环境光分布均匀性。为工业高危场景提供了兼具经济性、适应性与功能性的照明解决方案。
2025年05期 No.48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 闵祥武;
本文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高职校园智慧照明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深度剖析了PLC是如何通过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控制能力,实现高职校园照明系统整体优化,达到节能减排和实现智慧化应用的目的。实践表明,PLC技术可降低校园照明能耗30%以上,提升故障响应效率50%左右,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仍存在提升空间,应用前景可观。
2025年05期 No.482 73-7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代成栋;
照明系统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直接影响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还在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围绕公共建筑传统照明设备安装工程,深入探讨其施工要求、设计准则、施工技术要点以及验收与维护规范,旨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黄彬;张延超;
随着道路照明工程的智慧化方向发展,路灯一杆多功能实现,而且能够远程控制,精准无误,这些都得益于各种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本文采用案例方法分析道路照明工程智慧化与施工管理措施,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角度出发论证,以供同行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李庆云;
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元,户外活动参与度日益提高,便携式灯具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塑胶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如低密度、良好的成型加工性等,在实现灯具轻量化结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轻量化塑胶结构设计在便携式灯具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对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No.48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吴博;
光伏照明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近年来吸引了诸多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如此,新能源光伏照明项目在建设与施工管理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总结海南竞价光伏项目和青豫直流二期光伏项目的相关经验,研究新能源光伏照明项目的建设施工管理策略,旨在为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辛鑫鑫;梁冰玉;
海量联网设备形成的时空轨迹、环境感知等多模态数据,在提升能效管理与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敏感信息泄露、关键基础设施被控等系统性风险。传统安全范式因无法有效应对跨层次攻击链的复杂渗透路径,导致设备层恶意固件注入、网络层通信劫持与应用层数据滥用的多态威胁持续升级。本文就异构架构中的多层次安全防护机制展开系统研究,通过构建动态适配的纵深防御体系,以期为智能照明大数据管理提供符合现实约束的安全增强框架。
2025年05期 No.48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杨丹;
上海某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采用空调、照明等系统能源托管模式后,对大屏幕所在区域的机房空调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对公共部位照明灯具进行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对城运中心大屏幕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对各用能系统进行精细化运维管理,建设一套100kWh的储能系统等,顺利完成“十四五”期间要求能耗下降5%的节能指标要求,并申请了既有建筑绿色更新奖、能效领跑者等市级乃至国家级相关节能荣誉。
2025年05期 No.48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钟瑶;房善恩;
在现代民用建筑工程中,电气照明能耗占比极高,浪费了大量的电力能源,也违背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的应用方向,并提出了多项行之有效的节电技术应用策略。
2025年05期 No.48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陈进京;
照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相关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产品开发过程做好风险管理,有利于产品快速上市抢占先机和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文章阐述了基于IPD开发流程的创新,探讨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针对照明企业产品开发特性,结合项目管理,阐述开发过程不利因素,优化开发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评审规范,制定开发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产品开发顺利进行,供大家交流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白宇轩;
以LED为核心的绿色照明技术大规模部署,为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提供了天然的硬件基础,可有效缓解无线通信频谱拥挤问题。本文就可见光通信的调制机制优化、信道干扰抑制及标准化框架设计展开系统性探讨,通过构建照明与通信深度协同的技术范式,为智能建筑与特种场景的信息化升级提供实践路径。
2025年05期 No.482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曹云飞;
本研究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及其所面临的效率提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挑战。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够确保太阳能路灯在不同时段的供电稳定性,并显著提升系统的节能效果。
2025年05期 No.48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杜金针;
随着能源危机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绿色照明成为照明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照明系统的能效,还推动了照明技术的智能化和环保化,是绿色照明电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电子技术应用于绿色照明电路中的作用及价值,以期为解决相关技术应用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管晓慧;乔悦笛;
当前的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和照明系统的协同构建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设计环节,电气和照明设计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在施工环节,团队协作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管理与沟通也存在漏洞。为此,本文提出组建跨专业团队、借助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优化设计、规划施工流程、统一技术规范及完善管理沟通机制等策略。并以项目实例,证实这些策略能提升电气系统性能与照明质量,降低能耗与成本。
2025年05期 No.48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刘晓东;
随着现代建筑电气系统负荷密度的持续攀升,照明设备过载运行引发的火灾风险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威胁。传统热磁式保护装置在应对间歇性过载、谐波共振等新型致灾模式时,暴露出了响应阈值静态化、保护盲区显著等问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对单一物理场过载效应的分析,难以揭示导体热累积、绝缘劣化与电弧触发之间的链式反应机制,导致风险评估存在模型维度缺失。本文就过载致灾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与动态防护技术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116-11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刘峥;
光伏发电与LED照明作为可再生能源生产与节能终端利用的典型代表,二者的系统性集成,既关乎能源供需精准匹配的技术可行性,又直接影响新能源微电网的自主供能效能。本文采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动态验证方法,对光伏—LED全链路能量流的耦合机理与损耗规律展开系统探析,以期为分布式光能直驱系统的能效优化及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尹璐;
新型应急照明系统在传统照明的基础上强调节能设计,将原有的交流220 V电源供电转换为直流36 V电源,同时增加系统主机以及控制系统,不仅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运行且减少能源消耗量。本论文针对地铁车站应急照明系统节能技术展开研究。
2025年05期 No.482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张鑫;贾鹏鹤;
BIM技术为建筑工程LED照明施工提供系统性优化方案。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灯具精准定位,结合光环境动态模拟优化照明均匀性与眩光控制,多专业协同设计减少管线碰撞率超60%。施工全流程中,模块化组件库使设计效率提升40%,进度动态监控降低延期风险35%,光效实测偏差率控制在8%以内。针对异形结构建模效率低、调光指令延迟等技术瓶颈,提出轻量化建模与开放式接口开发路径。研究表明,BIM技术可降低LED照明施工成本18%,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025年05期 No.482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彦龙;
本文旨在探讨光伏能源在配电网照明系统中的优化配置和分配策略。在对光伏发电波动和容量需求分析中,制订了基于预测模型的光伏发电计划,并发现在智能规划算法的帮助下,光伏技术和电力系统可更好地协同运作。结果表明,在城市和偏远地区,光伏战略在提高电网稳定性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规划的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促进了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调度的灵活性和供电的可靠性。
2025年05期 No.482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曦;王志婷;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普及,传统调光方法在动态场景适应性与能效优化方面面临挑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智能调光算法,并通过集成环境光感、用户行为及场景特征等多维度数据,构建轻量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期为智能照明系统的动态调光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姚琪;
本文提出基于多链协同机制的智能照明网络安全架构,深度融合联盟链的可控性与私有链的高效性,构建具备动态分片、跨域审计功能的区块链底层框架。针对物联网设备异构性特征,引入轻量级共识算法与自适应加密协议,设计包含数据存证、异常检测和权限溯源的三层防御逻辑。
2025年05期 No.48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朱琳非;乔珊珊;
研究表明,用户行为的不确定性可使照明能耗波动幅度达到40%,而现有系统因缺乏细粒度行为感知能力,难以实现场景化精准调控。因此,本文就用户行为驱动的照明控制机理展开探讨,通过融合多源行为感知、自适应调光算法与隐私保护机制,以期构建出兼顾能效最优与用户体验提升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
2025年05期 No.482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陈立涛;孔祥;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从电力网络负载特性、系统能效提升、电网稳定性三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其次,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揭示了智能照明系统对电力网络负载的积极调节作用,包括减少峰值负载、平衡负载分布、提高电网稳定性和能效;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2025年05期 No.48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程晓杰;王庄莹;
针对传统照明系统存在的能耗高、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计算机视觉的自适应照明设备检测与调控系统架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25年05期 No.48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刘景德;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验对比等方法,探讨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原理、设备选型与布线设计优化策略,保障电磁兼容性和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结果表明,优化照明电源及驱动器调度,结合时间控制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效率提升约30%;选用合适元器件、稳定电源、优化散热和增加保护措施,系统稳定性提高约25%;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工作效率与舒适度提升约20%。
2025年05期 No.482 148-14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张丙建;
在当前“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发电厂照明系统的高效运行与节能管理成为了实现绿色生产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发电厂电气设备智能化与节能管理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以期为发电厂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和节能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No.482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宋鹏;
为解决智慧城市照明中单灯控制系统存在的通信、设备维护与数据管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灯智能控制系统,并从功能设计、模块架构设计与应用效果三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025年05期 No.48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苏剑明;
针对传统变电站与照明系统独立运行导致的能效低下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数据协同的集成控制架构。通过构建融合ADMM优化算法与LSTM预测模型的双层决策机制,实现配电网络损耗与照明质量的联合优化。硬件层集成G3-PLC电力载波与ZigBee Mesh冗余通信,软件层部署协议转换模块与模糊PID控制器。实验表明:系统综合能效提升18.7%,电压波动抑制率64%,故障识别准确率95%,控制指令时延压缩至130 ms。
2025年05期 No.48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班倩茹;冯继克;
当监控环境光照强度差异超过80 lx时,传统ReID模型的Rank-1准确率平均下降37.5%;而在逆光或低照度条件下,局部特征混淆现象使误匹配率激增至52%。对比学习通过构建特征不变性表示,为跨域对齐提供新思路。本文就跨光照场景下的特征解耦机理与动态对比优化方法展开探讨,通过融合光照感知对抗训练与多粒度对比损失函数,构建具有光照鲁棒性的特征表示空间。
2025年05期 No.482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张会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照明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质量,更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然而,由于城市照明设施点多面广,路灯和各类照明设施的漏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城市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旨在探讨为城市照明安装漏电监测控制系统的必要性,进而有效预防设施漏电故障及触电事故发生,保障城市照明安全,提高管理效率。
2025年05期 No.482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周振宇;
城市电力改造项目中,照明系统升级是实现节能减排与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环节。本文以某城市主干道改造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分析照明设施高能耗、运维成本高及智能化不足等痛点,并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验证,案例项目改造后的综合能耗降低62%,年均维护成本减少45%,碳排放减少约1200吨/年。
2025年05期 No.48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闫扬扬;
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度应用虽已在工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其在照明系统中的集成仍存在关键瓶颈:一方面,多源异构设备的通信协议碎片化制约了系统级协同控制;另一方面,现有安全防护策略多聚焦单一故障模式,缺乏对可靠性与安全性耦合机理的分析。因此,本文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照明系统本质安全能力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高度可靠性照明系统的设计与运维提供跨学科理论框架。
2025年05期 No.482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陈勇;
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节能、便捷性、舒适性、可扩展性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详细探讨了其在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家居环境和城市道路照明等场景的应用,并针对应用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025年05期 No.48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高超;
本文针对冶金行业高温、高粉尘等严苛环境下的照明系统,提出基于多参数耦合分析与动态负荷预测的智能优化设计路径。结合LED光源选型、智能控制及自动调度等手段,实现照明系统在能效、安全与稳定性间的协同优化。实践表明,LED照明的节能效果可达到30%~50%。
2025年05期 No.482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王淳辉;常洋溢;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智能照明系统。通过集成智能调光、能效分析和故障管理等功能,提升照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能效果和运维效率。通过需求分析与系统架构设计,开发了包含用户管理、照明控制、能效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的综合软件平台。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在照明控制精度、能效表现和故障响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耗降低约15%,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 s以内。
2025年05期 No.482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本期数据